当前位置: 首页 个人防护品

个人防护用品标准(劳保用品的标准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10-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个人防护品 文档下载

4)仪器发生故障或损坏等事故立即报告管理人员。对法定的强制检定的器具要定期检定,取得检定证书,不合格计量器上报总经理。发现异常数据后要进行仪器装置、试剂盒方法步骤的检查,并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予以正确处理。9)检验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洗手消毒,对室内进行全面清理、擦拭和消毒,并做好安全检查,方可离开无菌室。

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

个人防护用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 头部防护:包括安全帽等,用于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2. 眼部防护:如护目镜,用于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尘埃或化学品的伤害。
3. 呼吸防护:包括面罩、全面罩、半面罩等,用于防止吸入有害气体、蒸气或颗粒物。
4. 听力防护:如耳塞,用于保护耳朵免受噪音的损害。
5. 手部防护:包括各种防护手套,如医用手套、工业手套等,用于保护手部免受伤害或污染。
6. 身体防护:如防护服,分为不同等级,用于保护身体免受化学品的侵害,适用于工业和医用等多种场合。
7. 足部防护:如安全鞋、防砸鞋等,用于保护脚部不受伤害。
8. 坠落防护:如安全绳等,用于防止高处作业时的坠落事故。
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应考虑作业场景和难度,以确保选用合适的款式和功能。

劳保用品的标准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是什么?

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1651—1989)
2. 个人防护用品术语(GB/T 12903—1991)
3. 安全帽(GB 2811—1989)
4. 安全网(GB 5725—1997)
5. 防静电工作服(GB 12014—1989)
6. 阻燃防护服(GB 8965—1998)
7. 防酸工作服(GB 12012—1989)
8. 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卫生性能要求(GB 12799—1991)
9. 防护鞋通用技术条件(GB 12623—1990)
10. 防静电鞋、导电鞋安全技术条件(GB 4385—1995)
11. 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GB 12011—2000)
12. 耐酸碱皮鞋(GB 12018—1989)
13. 耐酸碱胶鞋(GB 12019—1989)
14. 护耳器——耳塞(GB 5893.1—1986)
15. 护耳器——耳罩(GB 5893.2—1986)
16. 眼面护具通用技术条件(GB 14866—1993)
17. 焊接眼面防护具(GB/T 3609.1—1994)
18. 防冲击波眼护具(GB 5890—1986)
19. 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GB 12624—1990)
20. 安全带(GB 6095—1985)
21. 劳动护肤剂通用技术条件(GB/T 13641—1992)
22.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 2890—1995)
23.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GB/T 6223—1997)
24.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GB/T 2626—1992)

高空作业有什么安全规定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常识
  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措施有设置防护栏杆,孔洞加盖,安装安全防护门,满挂安全平立网,必要时设置安全防护棚等.
  高空作业的一般施工安全规定和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高空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悬空、攀登高处作业以及搭设高处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4、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诊断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时,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5、高空作业人员应头戴安全帽,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腰系安全带.
  6、高空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体,应一律先行撤除或予以固定.所用物件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清理时应采用传递或系绳提溜方式,禁止抛掷.
  7、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和大雨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与攀登高处作业.台风暴雨后,应对高空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漏雨、漏电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或重新设置.
  8、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时,必须经有关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的可靠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复.
  9、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化验室规章制度

一、原始记录填写制度
1)数据要保持完整性。
2)要用专用的记录表格填写检查全过程,按此记录出具检验结果,字迹清晰、工整。
3)填写记录要按计量法规单位填写。
4)操作者必须在检验记录单和检验结果单上签字,由部门主管审核,并对记录结果负责。

二、化验室药品玻璃仪器、仪器管理制度
1)对常用药品和玻璃器皿,要存放整齐,标签要清晰。
2)各种药品及试剂要分类保管。
3)仪器设备要由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仪器登记。
4)仪器发生故障或损坏等事故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5)每年一次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提出 报废报告,总经理同意后处理。对法定的强制检定的器具要定期检定,取得检定证书,不合格计量器上报总经理。

三、检验制度
1)样品按标准方法取样,取样后立即做样,防止样品发生变化。
2)在检验过程中,样品由检验人员保管,保持样品不被污染直至检验结束。
3)在取样前要保持冷冻状态(直至送检前)。发现异常数据后要进行仪器装置、试剂盒方
法步骤的检查,并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予以正确处理。
4)每次检验结果均须报告总经理或部门主管,若有细菌超标,通知车间隔离产品,加样抽
检查明原因由经理决定产品的去向。

四、保密制度
化验室人员要对以下内容保密
1)本化验室的业务技术水平,技术工作计划、规划等,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条件、非标准检
验方法、其他涉及本化验室权益的技术资料
2)属于保密范围内的技术资料和文件,由有关人员传阅和处理,不得擅自复制或私自转借
外单位人员。

五、化验室及无菌室安全卫生制度
1)化验室每天要清扫,保持整洁卫生,仪器设备要布局合理,保持干净。
2)检验用的样品要存放整齐,不可乱堆乱放。
3)一切不容物质或浓酸、浓碱,严禁直接倒入水池,以防堵塞腐蚀水管, 浓酸浓碱应稀
释到适应浓度后才能倒入下水道。
4)对细菌污染的地面、台面要先用药品消毒,在擦拭干净,各种废物要丢到指定的污桶中。
5)消毒时要认真仔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高压灭菌锅的安全使用。
6)用过的接种环、针应进行火焰灭菌,再放回原处,凡接触过细菌培养基物的器皿、容器
均因严格消毒,然后再洗刷。
7)无菌室要整洁明亮,无闲置物,室内要保持密封、清洁、干燥、防尘,使用前开紫外灯
灭菌30分钟后方可入内工作。
8)凡进入无菌室的物品(样品除外)均应消毒,切不可将未灭菌的物品带入无菌室内。
9)检验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洗手消毒,对室内进行全面清理、擦拭和消毒,并做好安
全检查,方可离开无菌室。
10)化验室工作完毕后,详细检查化验室的门、窗、水、电安全后方可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