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将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医务人员。对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医护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其中携带的病毒引起医患之间交叉感染。主要用于医院内电子医疗设备系统的操作人群。它具有防护放射性气溶胶,防护150种以上有毒和腐蚀气体、液体和固体,防护潜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体侵入身体,100%阻挡0.2μm以上的干燥微粒等功能。
隔离面罩怎么佩戴才不会起雾
可以在隔离面罩内侧涂抹洗手液或者碘伏,在一定时间内佩戴就不会起雾了。
穿上防护服动作一大面罩上就有一层模糊,随着呼吸水雾凝结,越来越看不清,碍于防护服使用流程,又不能直接拿下来擦一擦,十分麻烦。在使用隔离面罩之前,用洗手液或者碘伏薄薄地涂在隔离面罩的内侧,等干了之后再佩戴,大概可以维持四个小时不起雾。
医用隔离面罩使用注意事项:
1、佩戴时直接戴上,调节舒适度即可。
2、摘下时需要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后将之放入回收器具中或者是放入医疗废物容器中。
3、可重复使用的隔离面罩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4、使用前需要确认防护面罩是否存在破损情况,或者是佩戴装置是否存在松懈的情况,一旦存在相关的异样,应立即取消使用。
5、部分医用防护面罩可以重复使用,针对这部分产品,若是发现面罩上沾染的污染物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按照医疗废弃物相关规则进行处理。
6、医用防护面罩的重点在于防护作用,事事都应该以防护为主,以防护为上,使用医用防护面罩时应正确穿脱,严格按照规定方法使用。
二级防护要求包括
一、二级防护标准: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二、适用于:
1、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
2、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
3、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三、注意事项
1、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2、每四小时更换一次口罩或感潮湿时更换。
3、注意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
医务人员常用的防护用品
1、外科手术服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
能防止水、血液、酒精等液体的渗透,具有4级以上的疏水性,以免沾污衣服和人体。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将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医务人员。
2、隔离衣
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
对细菌和病毒的阻隔。对细菌的阻隔主要是防止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向病人的手术创面的接触性传播(和反向传播)。对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医护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其中携带的病毒引起医患之间交叉感染。
3、化学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是在处理有危险性的医用化学物品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除了要求服装材料抗化学腐蚀外,对密封性和服装的缝型结构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4、电磁辐射防护服
电磁辐射防护服是通过在织物材料中植入极细的导电纤维,使得防护服不产生静电、能够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防护服装。主要用于医院内电子医疗设备系统的操作人群。
5、核及射线防护服
用于核放射环境(小剂量、大范围的电离辐射,主要以α、β射线为主),防止放射性气溶胶和粉尘对人体的侵害。它具有防护放射性气溶胶,防护150种以上有毒和腐蚀气体、液体和固体,防护潜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体侵入身体,100%阻挡0.2μm以上的干燥微粒等功能。
6、医用口罩
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