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统计,坠落物伤人事故中15%是因为安全帽使用不当造成的。一些发达国家,从立法角度强制性使用PPE,如有违反,用人单位主被课以高额罚金,严重者吊销经营许可证;劳动者除被课以罚金外,并有解除工作合同的可能。·使用PPE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换。经裁定异议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册。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如何选购安全帽
1、安全帽具备以下4项永久性标记的产品是有关部门认为合格出售的产品:
(1)企业名称、商标、型号。
(2)制造年、月。
(3)出厂合格证和安检证。
(4)生产许可证编号的标记。
2、安全帽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安全帽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标志齐全,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帽。
使用者在选购安全帽产品时还应检查其近期检验报告。近期检验报告由生产厂家来提供。
并且要根据不同的防护目的选择不同的品种,如带电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就应选择T4类电绝缘性能检验合格的安全帽,否则就达不到防护的作用。
3、使用安全帽时,首先要了解安全帽的防护性能、结构特点,并掌握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否则,就会使安全帽在受到冲击时起不到防护作用。
据有关部门统计,坠落物伤人事故中15%是因为安全帽使用不当造成的。
所以,不能认为戴上安全帽就有了安全伞,就可使头部不受伤害。
关个人防护用品,应了解哪些事?
1、相关制度 由于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劳动者本人对个人防护用品(PPE)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用人单位负责人认为购买PPE加大生产成本而不愿意使用;劳动者佩戴PPE感到不习惯等原因,在不少用人单位PPE未得到很好应用。因此,应从立法和规章制度上来规范PPE的使用。一些发达国家,从立法角度强制性使用PPE,如有违反,用人单位主被课以高额罚金,严重者吊销经营许可证;劳动者除被课以罚金外,并有解除工作合同的可能。我国针对PPE的制造和使用也制定了一些国家标准,但大多数是技术规范,对强制使用还缺乏有力的法律条款,应进一步完善。 2、注意事项: · 要正确选择PPE。企业应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特别是绝不能以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代替隔离式呼吸防护器,以防止发生事故。 · 加强使用意识,进行培训与训练。企业应利用各种途径,如培训班、宣传册、车间板报和标语等,对使用PPE者加强教育,使其充分了解使用的目的和意义,反复训练,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 对于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用品,如呼吸防护器,宜反复进行训练,使能迅速正确;反复进行训练,能迅速正确地戴上、卸下和使用,并逐渐习惯于呼吸防护器的阻力。 · 使用PPE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换。用于紧急救灾时的呼吸防护器,更要定期严格检查,妥善地存放,便于及时取用。??3、PPE的维护: 企业内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分发、收集和维护保养防护服务器。这样不仅可以延长PPE的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其防护效果。耳罩、口罩、面具等用后应以肥皂清水洗净,并以药液消毒、晾干。过滤式呼吸防护器的滤料要按时更换,药罐在不用时应将通路封塞,以防失效。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立即集中处理洗涤。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关于产品标识标注有哪些规定
我国现行商标法体现了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保护商标专用权原则。这是贯穿商标法始终的核心内容,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法的直接目的,只有确定并承认商标专用权,商品流通秩序才会稳定,消费者利益才会有保障。
(2)注册原则。所谓"注册原则"即商标专用权通过注册取得。无论该商标是否实际使用,只要申请人在商标主管机构注册后,就享有商标所有权。
(3)申请在先原则。商标法第十八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4)自愿注册原则。商标法规定,企业、事业及个体工商户"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注册"。这就表明:是否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由商标使用人自己决定。如果不需要取得专用权,可以不注册,未注册的商标允许使用,但不受法律保护。
(5)审查原则。一个商标注册申请能否准予注册,在国际上采用的原则有两种:一种是审查原则;一咱是不审查原则。我国适用审查原则。即:商标局受理商标注册申请后,依照法定形式审查该商标是否符合注册条件。符合注册条件的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任何人均可提出异议。无异议或经裁定异议不成立,予以核准注册。经裁定异议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册。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有效期限自该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一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对核准注册前已经提出异议并经过裁定的商标,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申请裁定。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所有权可以转让。转让形式有两种,一为合同转让;二为继承转让。无论何种转让都必须依法办理转让手续。注册商标的所有人还可以通过合同方式允许他人有偿使用注册商标。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