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个人防护品

消防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哪些内容(家庭宜配备以下哪些消防器材)

时间:2024-09-2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75 栏目名: 个人防护品 文档下载

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分类由基本防护装备、特种防护装备二类改为躯体防护装备、呼吸保护装备和随身携带装备三类。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用于保护、侧面部以及颈部免受火焰烧伤或高温烫伤的防护装具。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是防止火场有毒气体侵入呼吸道的个人防护用品,由防护头罩、过滤装置和面罩组成,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的逃生自救。

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有哪些

消防防护器具主要包括:头盔、战斗服、消防手套、安全带、消防头灯、导向绳、消防腰斧、战斗靴、空气呼吸器、呼救器、方位灯。

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分类由基本防护装备、特种防护装备二类改为躯体防护装备、呼吸保护装备和随身携带装备三类。

增加了应急救援用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及配备数量,包括消防护目镜、抢险救援防护服、抢险救援防护靴、抢险救援手套、抢险救援头盔等。

扩展资料:

防护设备设施使用部门应制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组织实施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

防护设备设施使用部门在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发现设备损坏,要立即向设备管理主管部门报告,及时维修,保证正常运行。

安全装置是设备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设备设施使用部门在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时,应同时对所属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安全装置的有效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全防护设备

消防个人防护装备有哪些

消防个人防护器具主要包括:头盔、战斗服、消防手套、安全带、消防头灯、导向绳、消防腰斧、战斗靴、空气呼吸器、呼救器、方位灯。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主要用于战斗员在日常灭火抢险救援作业(不包括具有化学危险品、毒气、病毒、核辐射等特殊环境)时的身体防护,需与头盔、手套、消防靴配套使用。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用于保护、侧面部以及颈部免受火焰烧伤或高温烫伤的防护装具。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用来保护消防员足和小腿免受高温、蒸汽、热水、热物体以及其它危险物品的伤害。消防手套用来保护消防员的手部免受高温、蒸汽、热水、热物体以及其它危险物品的伤害。消防头盔保护消防员自身的头部、颈部免受坠落物的冲击和穿透以及热辐射、火焰、电击和侧向挤压时伤害的防护器具。

使用消防个人防护器具的注意事项

1、保护眼睛和面部:佩戴合适的护目镜或面罩,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火焰、烟雾、灰尘和化学物质的伤害。

2、避免过度劳累:消防行动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要注意适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确保工作状态良好。

3、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清洁、消毒、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确保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接受培训和指导:接受相关培训和指导,了解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技巧。遵循专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消防器材配备都有哪些

家庭配备的消防器材有以下几种:
一、手提式灭火器。宜选用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配置在便于取用的地方,用于扑救家庭初起火灾。注意防止被水浸渍和受潮生锈。
二、灭火毯。灭火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能起到隔离热源及火焰的作用,可用于扑灭油锅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
三、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是防止火场有毒气体侵入呼吸道的个人防护用品,由防护头罩、过滤装置和面罩组成,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的逃生自救。
四、救生缓降器。救生缓降器是供人员随绳索靠自重从高处缓慢下降的紧急逃生装置,主要由绳索、安全带、安全钩、绳索卷盘等组成,可往复使用。
五、带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带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具有火灾应急照明和紧急呼救功能,可用于火场浓烟以及黑暗环境下人员疏散照明和发出声光呼救信号。

家庭宜配备以下哪些消防器材

家庭宜配备:
1、手提式灭火器
2、救生缓降器或逃生绳
3、强光手电筒、简易防烟面罩

消防安全知识:
1、我国每年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11月9日。
2、在火灾中,跳楼逃生相对安全的楼层是楼房两层以下,且室外地面为花园草坪等非硬化地面。
3、夏季气温炎热,要注意避免发生汽车火灾,不得在汽车内放塑料打火机、摩丝、空气清新剂等受热会产生爆炸起火的物品。
4、单位发生火灾,首先应第一时间拨打119火警电话。
5、电脑着火了,正确的做法是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6、外面着火且火势很大,被困室内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防止毒烟进入,把水泼在门上降温,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7、不得将电源线、电源插座埋在地毯下。
8、发生火灾逃生时,要尽量贴近地面撤离,燃烧产生的有毒热烟在离地面近的地方浓度较小,可降低中毒几率。
9、当打开房门闻到很浓的燃气气味时,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10、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寻找最近的门窗等出口逃生,迅速离开车厢并远离起火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