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应定期做健康检查。冶炼和使用镉的生产过程应有排除镉烟尘的装置,并予以密闭化。一旦发现镉中毒病人应及时调离镉作。唯带各种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慢性肺部疾病、贫血、高血压病和骨软化症应列为职业禁忌症。A、防尘口罩B、面纱口罩C、头盔D、防毒面罩46.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承担。
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
B、30日C、60日
D、90日
42. 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 B )种。
A、10
B、13
C、15
D、18
43. 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 A )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
A、硅肺和煤工尘肺
B、煤工尘肺和石墨尘肺
C、硅肺和碳黑尘肺
D、碳黑尘肺、石棉尘肺和水泥尘肺
44. 接触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 A )。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A、防尘口罩
B、面纱口罩
C、头盔
D、防毒面罩
45. 预防镉中毒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镉源、镉毒排放友做和消除镉污染源。冶炼和使用镉的生产过程应有排除镉烟尘的装置,并予以密闭化。镀镉金属板在高温切割和焊接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操作时戴(D )。做好就业和定期体检,特别要定期测定尿镉和尿中低分子量蛋白。一旦发现镉中毒病人应及时调离镉作。唯带各种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慢性肺部疾病、贫血、高血压病和骨软化症应列为职业禁忌症。
A、防尘口罩
B、面纱口罩
C、头盔
D、防毒面罩
46.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 A )承担。
A、用人单位
B、个人
C、家庭
D、政府部门
47.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 A )资料。
A、个人健康
B、家庭健康
C、个人档案
D、家人档案
48.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 A )制定。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卫生部
D、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49.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英文缩写:COSHA)成立于( A ),是在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全国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工作者及有关单位自愿结成,并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公益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推动和发展我国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事业,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重要社会力量,是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其前身是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A、1983年
B、1993年
C、2003年
D、2010年
50. 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D )症状,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
A、咳嗽、咯痰、胸痛
B、咳嗽、咯痰、胃痛、呼吸困难
C、咳嗽、咯痰、头痛、呼吸困难
D、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
二、多选题
1、 用人单位好山衡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ABCD)
A、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B、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C、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2.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ABCD)
A、规章制度
B、操作规程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D、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3. 劳动者享有下列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ABCD)
A、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B、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C、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D、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4.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AB)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放射性物质
C、细菌
D、以上全是
5. 此次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的主办单位有(ABCD)。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卫生部
C、中华全国总工会
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6.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这些待遇包括:(ABC)
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C、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D、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口头表扬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BC)
A、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B、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C、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D、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8.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ABCD )
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姓名:[考生姓名] 单位:[考生单位] 成绩:[自动填写]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础制度,三级教育是指__入厂教育__、__车间教育__、__岗位(班组)教育__。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__安全第一__、__预防为主__。
3、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采取强制手段对本国公民实施的三大安全主题是__健康__、__安全__、__环境__。
4、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__预防为主__、__防消结合__。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颁布实施的时间为__2002年11月1日__。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通过的时间为__2001年10月27日__。
7、“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__不伤害自己__、__不伤害别人__、__不被别人伤害__。
8、危险识别和评价考虑的因素有__人__、__环境__、__财产__。
9、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__违章指挥__、__违章操作__、__违反劳动纪律__。
10、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__预防为主__、__防治结合__的方针,实行__分类管理__、__综合治理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__A、红、蓝、黄、绿__。
2、电焊作业可能引起的疾病主要有__A、电焊工尘肺__、__C、电光性眼炎__。
3、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__D、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及漏电火灾事故__。
4、在密闭场所作业(O2浓度为18%,有毒气体超标并空气不流通)时,应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为__C、供应空气的呼吸保护器__。
5、在下列绝缘安全工具中,属于辅助安全工具的是__C、绝缘靴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操作现场违章表现范围有哪些?
2、以下五种工种工人上岗除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外,还应穿戴什么劳动保护用品?
- 车 工:__戴护目镜__
- 钻 工:__戴安全帽、手套__
- 起重工:__戴安全帽、手套__
- 电焊工:__戴防护面罩、手套__
- 汽焊工:__戴护目镜、手套__
3、风险削减措施有哪三种?
4、用水救火应注意什么?
四、问答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10分)
1、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两懂、三会、四记住”的内容?
2、哪些行为为设备操作违章行为?
答案:
1、两懂:(1)懂防火灭火知识;(2)懂消防器材使用性能。
三会:(1)会报警、火警电话119;(2)会使用消防器材;(3)会扑灭初期火灾
四记住:(1)报警一定要说清着火单位、地点、路线;(2)泡沫灭火机千万不能灭电火;(3)重要和贵重设备着火用1211灭火机;(4)使用二氧化碳不灭火机防冻伤
2、(1)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2)进入机械设备内抢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3)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4)特种作业未取证者独立操作;(5)超限使用设备;(6)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7)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时不使用;(8)开动已查封的设备;(9)任意拆除设备的安全装置;(10)不按规定使用吊、索具。
有哪些家用火灾逃生工具
一、手提式灭火器。宜选用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配置在便于取用的地方,用于扑救家庭初起火灾。注意防止被水浸渍和受潮生锈。二、灭火毯。灭火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能起到隔离热源及火焰的作用,可用于扑灭油锅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
三、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是防止火场有毒气体侵入呼吸道的个人防护用品,由防护头罩、过滤装置和面罩组成,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的逃生自救。
四、救生缓降器。救生缓降器是供人员随绳索靠自重从高处缓慢下降的紧急逃生装置,主要由绳索、安全带、安全钩、绳索卷盘等组成,可往复使用。
五、带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带声光报警功能的强光手电具有火灾应急照明和紧急呼救功能,可用于火场浓烟以及黑暗环境下人员疏散照明和发出声光呼救信号。
建筑施工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建筑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能够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个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违背安全要求的错误行为。
1、个人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人员的心理、生理、能力中所具有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安全的因素。
(1)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有影响安全的性格、气质和情绪(如急躁、懒散、粗心等)。
(2)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大致有5个方面。
1)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2)体能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3)年龄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4)有不适合作业岗位要求的疾病。
5)疲劳和酒醉或感觉朦胧。
(3)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应变能力、资格等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
2、人的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是人为地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
(1)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10)有分散注意行为。
11)没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2)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1)系统、组织上的原因。
2)思想上责任性的原因。
3)工作上的原因。
(3)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1)工作知识的不足或工作方法不适当。
2)技能不熟练或经验不足。
3)作业的速度不适当。
4)工作不当,但又不注意警示标志。
(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组织管理上的缺陷,它也是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间接的原因共有以下方面。
1、技术上的缺陷。
2、教育上的缺陷。
3、生理上的缺陷。
4、心理上的缺陷。
5、管理工作上的缺陷。
6、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上的原因造成的缺陷。
(三)物的不安全状态
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包括机构设备或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物不安全状态的内容
(1)物本身存在的缺陷。
(2)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
(3)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4)作业环境场所的缺陷。
(5)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
(6)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7)保护器具信号、标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缺陷。
2、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类型
(1)防护等装置缺陷。
(2)设备、设施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缺陷。
(4)生产场地环境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