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立即集中处理洗涤。适于较长时间接触化学药品(e)帆布手套:一般用于高温物体。所有人员进入实验室都必须穿工作服,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身体的皮肤和衣着受到化学药品的污染。工作服一般不耐化学药品的腐蚀,故当其受到严重腐蚀后,这些工作服必须换下更新。为了防止工作服上附着的化学药品的扩散,工作服不得穿到其它公共场所如食堂、会议室等每周清洗工作服一次。
个人防护用品(PPE)有哪些
PPE可按防护部位分为防护头、面、眼、呼吸道、耳、手、脚、身躯等8类,也可以依据用途分为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碱、防坠落、防寒、防触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主要有:1. 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2. 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镜等。
3. 呼吸防护器。
4. 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5. 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塑制成的手套。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
6. 防护膏膜。在戴手套感到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可用膏膜防止手部皮肤污染。膏膜一般由药物、成膜剂、油脂活性剂乳化制成,用后用温水和肥皂冲洗,可用在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场所,如各种溶剂、油漆和染料操作时。
企业内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分发、收集和维护保养防护服务器。这样不仅可以延长PPE的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耳罩、口罩、面具等用后应以肥皂清水洗净,并以药液消毒、晾干。过滤式呼吸防护器的滤料要按时更换,药罐在不用时应将通路封塞,以防失效。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立即集中处理洗涤。
常用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种类
个人防护用品总共分为八类:
1、头部防护
2、眼部防护
3、呼吸防护
4、听力防护
5、手部防护
6、躯体防护
7、足部防护
8、坠落防护
作用的话,就根据其所防护的部位来了。
进入实验室后,个人的安全防护手段有哪些?在实验室应注意哪些行为规范
实验室个人防护措施1、实验室是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工作的场所,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禁止在实验室饮食及会客,禁止将与检测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2、 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或防护服、戴手套、口罩等,无菌操作时应换鞋、穿隔离衣、帽等,必要时佩带有护罩的安全眼镜。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区内,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生活区或办公区。
2、一般使用一双一次性乳胶橡胶手套和一双一次性薄膜手套防护。操作高致病微生物时需戴双层乳胶手套。在操作过程中必要时更换外层手套。手套只能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不得戴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
3、手套使用过程中如有撕破,损坏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套。在更换手套前不可触摸鼻子,面部等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应先清洗手部并注意不去触摸工作台面和其他物品
4、脱去手套之后和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洗手。洗手一般用肥皂、水和消毒液清洁。其操作按专业洗手七步法。
5、实验人员应规范操作,严防利器损伤,保护皮肤室完整性,手上有伤口时应消毒后在创伤处贴上“止血贴”并戴双层手套。